读懂人力资源管理,为什么裁员成为公司节约成本的首选?

因为疫情问题,2020年的开场似乎并不理想,很多小公司的员工都在担心公司会不会倒闭,自己会不会失业;而大公司的员工也在担心公司会不会为了节约成本,而采取大规模裁员。


对于裁员,不了解的人会说这是公司 “一刀切”的做法,是人力资源管理懒政……,然而在经济萧条时期,对公司而言这可能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给出的最优的解决方案。


就好像《贫穷的本质》一书中讲的一个农民辞退工人的例子,正好印证了人力资源部门决定裁员是为公司节约成本的首选这一点。帕克·索林是一名工人,住在印尼万隆省的一个小村庄里,是当地农民的临时工。然而,随着化肥、燃料价格上涨,农民们被迫节省开支,最后选择减少员工的数量,帕克·索林因此失业。其实拥有土地的农民之所以决定辞退他,而不选择降工资,原因是他们认定在粮食涨价的情况下,如果采取降低工资方式可能会让工人吃不饱饭,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同样的道理,公司如果降低员工的工资,员工的工作效率极有可能也会大打折扣,除此之外这个谈判的成本也会随之变高。所以,与其花钱降低员工的工作效率,不如直接裁员。疫情当下,企业和员工都明白经济大受影响,也特别容易理解对方的不容易,这时候双方是最容易达成共识的。反之,企业如果用降薪来与员工作为谈判点可能就未必这么容易达成了,而在裁员和降薪两个谈判点对比下,采取裁员的方式是较容易达成的,这或还能激发在职员工的工作效率。


从公司利益出发的,裁员对公司运营可以起到以下这几大方面的积极作用。


1.花较低的成本,养高效的人才


公司单方面降薪属于违法,并且不会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支出,而裁员是一次性解决问题,从长期来看,能有效降低成本。如果公司主动降薪,那么极有可能会流失优秀的人才,对公司来说,这是极其重大的损失;而裁员则是对内部人才的进一步评估与筛选,高效的人才才能赢得最终胜利,被保留下来。


  2.“杀鸡儆猴”,在危机中激发员工的活力


周鸿袆曾经发了条微博:公司要定期清理小白兔,否则会发生死海效应。因为类似于小白兔的员工,能力平庸,业绩平庸,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裁员则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除了淘汰一部分的员工,还让员工拥有危机意识,激活工作活力,提高工作效率。


3.内部结构优化调整


裁员不仅仅是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也可以是出于公司内部结构优化调整的需要。对业务能力一般的部门进行裁员,又或者是一边裁员一边招聘,通过降薪或者相同的薪资招到更优秀的人才,适时优化调整。



对公司来说,经济增速放缓时的裁员除了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对内部进行的一次“大洗牌”,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部门和人才才能留下来。而受裁员影响最大的是公司员工,那么作为一名普通员工,如何避免被裁员,在危机中生存下来呢?


我们能够做的只有时刻保持危机意识,不要抱侥幸心理,如果抱着“公司非你不可,这个岗位只有你能胜任的”的态度去工作,吃亏的极有可能是你自己。就好像前段时间微博上一个复工上班的话题,有人说“不是工作离不开我,而是我离不开工作”。职场中没有“铁饭碗”,年龄、业务能力和人际关系等等都可能被列入裁员的因素,保持一定的危机意识,调整自己的状态,才能更好地规避潜在的风险。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