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优化用工和财税?

适龄劳动力的减少,人口红利削弱,人才水平的提高,企业用工成本逐年递增。为降低用工成本,以往有不少企业铤而走险,通过私人账户发工资、对员工的工资进行拆分等不合规方式来减少社保缴费。然而,在金税三期管控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这些不合规的降本将会使企业面临巨大的财税风险。


今年以来,各地逐渐取消了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然而银行在为企业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时,将加强“公转私”管理和完善健全异常情况处理机制,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监管”模式,一旦发现可疑的大额交易,将上报税务机关,企业开户私发工资避税逃税将面临被税务机关稽查的风险。


还有企业将员工工资拆分成基本工资、年终奖、过节费、各类补贴等进行发放,但长期大额处理的话,难免会造成企业费用异常,在各种大数据对比下,也容易触发金税三期预警信号,引起税务机关稽查人员的注意。其实在金三大数据共享的透明环境下,企业试图通过按最低工资缴纳社保和私发工资等途径去避税已经不可行,还会加大被稽查的风险。


与此同时,企业在用工方面也面临着诸多难题,如技术水平落后、工作完成效率低等,那么企业可以通过什么样的用工方式来解决“用工难”问题,并合规降低人工成本的支出,优化财税呢?


除了劳务派遣,劳务外包以及人力资源外包等灵活用工方式,近年来,随着共享经济蓬勃发展,这种经济模式已经由最初“物”的共享,向“人”的共享发展。新一代青年人就业观念的转变,他们更愿意投身于更自由、更多元的兼职或者临时性工作去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而随着产业升级转型和新业态经济的发展,企业在用工需求上也有了更多的变化,人才的共享正成为企业用工的潮流,借此催生了一大批灵活用工平台。


数字化技术使得企业和个体只需要宽带连接就可以在在线平台上交易商品和服务,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在全球招揽人才,人才依托网络平台,随时随地可以办公,既可以兼职也可以全职。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2018年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7.6亿人,其中提供服务人数约7500万人,同比增长7.1%,平台员工数为598万人,同比增长7.5%。


通过灵活用工平台,将传统的雇佣招聘转变为共享经济模式下的灵活用工形式,在企业与人才之间构建共享经济下的服务应用新模式。对人才来说,他们对工作的选择有了更多的自主能动性,可以拥有更多自由和弹性的时间在平台上发掘和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们拥有创造的可能是无限大的。例如,我们身边有不少新媒体人,他们可以是某家互联网公司的新媒体编辑大咖,也可以是某个公号平台的签约作者;一名物流从业人员可以同时服务于多家快递物流公司,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技能在平台上发展自己的事业,大幅增加个人收入。而对企业来说,灵活用工平台的出现也大大增强了用工弹性,企业可以在平台上筛选合适的人才完成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结算劳动报酬,这不仅缓解了短期人力需求,还能有效控制用工成本,实现财税优化,从而更好地应对经营风险。


文章原创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